11月14日下午,机械工程学院在机械北楼N302会议室举办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会暨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启动会。学院特邀优秀校友、机械工程学院2000级毕业生、江苏大学黄舒教授返校传经送宝。此次活动恰逢江苏海洋大学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之际,标志着学院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正式拉开帷幕,为学院青年教师的科研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。
启动会由学院副院长(主持工作)丁云飞主持,学院近5年来校工作的青年博士教师全员参加。会场气氛热烈,青年教师们求知若渴,认真聆听校友的经验分享。
黄舒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科研经历和基金申报经验,从选题方向、研究内容凝练、创新点提炼、研究方案设计等多个维度,对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讲解。她特别强调了科学问题的凝练与表述、研究基础的积累以及申报书撰写的技巧,并结合具体案例,生动形象地剖析了成功申报书的关键要素。在互动交流环节,黄舒教授耐心解答了青年教师们提出的各类问题,针对大家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给予了切实可行的建议。
丁云飞在总结讲话中表示,黄舒教授的辅导报告内容丰富、针对性强,对学院青年教师提升科研能力、做好基金申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他强调,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已经正式启动,希望青年教师们以此次启动会为契机,认真消化吸收,结合自身研究方向,早谋划、早准备,力争在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中取得更好成绩,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此次启动会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,也进一步加强了学院与优秀校友之间的联系,充分发挥了校友资源在学院人才培养和科研发展中的积极作用,为学院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开了好头、起了好步。

黄舒,女,江苏东台人,教授,博士,江苏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生导师,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访问学者,徐州市新型研发机构院长,2004年本科毕业于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。长期从事激光智造工艺及装备集成、激光复合表面改性与抗疲劳制造、4D 打印智能结构的电/磁响应形状记忆性能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,荣获江苏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高层次人才,常州市“龙城英才计划”领军人才,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“最美科技工作者”,镇江市“最美科技工作者”,镇江市科技创新“女党员示范岗”,江苏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。现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青年委员,业内多本知名期刊编委,徐州市新型研发机构院长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/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函评专家,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项目评审专家。先后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、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、中国热处理行业技术进步一等奖、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、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奖二等奖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佳结题项目、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、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、江苏省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特等奖、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1项、国家级学科竞赛A类赛事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5项、镇江市优质发明专利奖、江苏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。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,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,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3项,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等。出版学术专著1部,先后在国际/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,其中,第一/通讯作者发表SCI/EI检索论文70余篇,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,授权国际发明专利6项。